TOC
每一個父母,都幻想著孩子可以自動自發,不用自己煩惱, 尤其是工作忙碌時,這種期待更強烈, 對著孩子說,「你為什麼不…..?」
每天都跟孩子在客廳和書房中拉捨,
不成功是常態,今天的順利反而是異數,
我知道同理的力量,想透過同理讓親子關係不緊繃,
但為什麼我常常是責備和情緒走在前頭,
卻很容易把同理放在後頭,
「為什麼很難同理別人?」 這個問題一直放我心中。
今天的事件,讓我突然有所領悟。
事件的開頭是……
星期五, 看到安親班老師的留言, 孩子又不專心了, 過往的經驗告訴我, 星期五的作業應該是某一項作業對孩子來說很困難。 先幫自己打了預防針,收起責備的話語, 先問問孩子今天的作業是甚麼。
果不其然,這周小孩的功課不簡單, 國小二年級,老師出了一份故事書的作業, 故事書名是,與鴿子一起飛, 雖然這周的功課只寫開頭的第一段, 但是對於孩子來說, 要從看故事書的輸入階段, 要轉換成輸出的模式, 是很不簡單的一件事情。
我明白孩子在某項作業遇到困難, 那份作業的擔憂和焦慮, 讓他無法專心了,連最簡單的作業也無法完成。 過往的經驗告訴我責備並不能讓孩子完成功課, 那這次我可以怎麼協助孩子?
孩子的焦慮和大人是一樣的,但為什麼不能同理孩子?
在周末的小空檔, 先天馬行空地和孩子討論, 你想變成什麼跟鴿子一起飛? 也可以是人的樣子,跟鴿子一起飛, 孩子興高采烈的回答,有著無限的想像, 蟻人,鋼鐵人,鴿子,瓢蟲,等等。 但要孩子動筆比登天還難, 接下來就很容易冒出一段話: 「爸爸媽媽,有工作都自己自發的自己完成,為什麼你不行?」 但這句話,講了很多次,對孩子沒有幫助, 也發現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路上, 常用另一種姿態對待孩子, 這個很簡單啊,你怎麼不動手, 我很常思考,面對孩子,為什麼我無法做到同理? 明明知道,需要先同理,我才能發現他困住的問題點在哪。 但為什麼我總是做不到同理。
前一陣子,我進入課程設計教材的發想階段, 比對自己的狀況, 我在設計課程教材過程中, 尤其是輸出的階段, 很容易覺得事情很多,很煩躁, 超想休息不想動筆。 我能理解自己的狀態,但卻很難理解孩子。
今天我才發現原因所在, 我常卡在用事件來同理, 然而,以事件同理容易忽略能力上的差異, 很容易以大人現在的能力來檢視孩子, 我現在覺得寫故事書很簡單,你怎麼做不到, 這樣想,就容易對孩子有責怪的口吻。
今天,如果用情境來同理, 現在我也遇到一樣的事情, 輸入簡單,但輸出真的很難, 現在的差異, 只是一個是寫故事書,一個是設計教材的差別, 用情境同理,就容易明白 現在孩子的焦慮與不安, 和我發想教材設計的時候是一模一樣的。
這樣比對下, 我突然理解到孩子的困難點, 並回憶自己是怎麼突破這個困境的, 透過自己的經驗,去協助孩子, 跟孩子分享我的經驗,
「媽媽最近設計教材也覺得很煩,
但是我試著去做,
第一次做覺得不滿意,
再重新設計,再改過,
現在快完成了,
我很滿意目前設計的流程和版本。
要先試試看,覺得不好再改,
才有機會看到自己滿意的作品。」
孩子聽我這一說,似乎明白了什麼。
這時我也似乎明白了, 之前為什麼那麼難同理孩子, 寫到這,突然想到團隊領導的過程中, 我是不是也遇到相同的情境, 但這又是另一個正在發展中的故事了(略)。
工作與孩子中的抉擇下,我可以怎麼做?
周末的我,手邊仍有要趕的教材,
理解孩子的困難後,我決定先去陪孩子,
但是孩子在不斷催促下,還是持續拖延,
三次無效後,我試著採取別的策略,
我直球對決,我決定把決定權給小孩,
我跟孩子說:
「媽媽自己也有事情要做,
但我想陪你完成故事書的功課,
但今天11點前一定要睡覺,
你喝完牛奶,要開始寫故事的時候,再來叫我,
如果你想要媽媽陪你一起寫的話,你叫我,
如果超過11點,明天你就自己去學校完成。」
孩子聽到我這麼說,並沒有馬上加快速度, 可能心理的小劇場需要時間來分析一下情勢的改變, 過一會,孩子喝完牛奶,走到我身旁,看著我寫子彈筆記, 但什麼都沒有說, 所以我就問孩子說,「你要媽媽陪你一起寫故事嗎?。」 好啊….,就這樣不用費力催促孩子, 孩子就欣喜地坐上書桌。
(老實說…這樣美好的景象,也不是天天都有,苦笑,當父母不容易。)
我學習到的事 :
1. 覺察自己的情緒與放下習慣性的責備,你才能有更多的想法去協助孩子。
2. 用情境去同理,不要用事件去同理
如果用事情同理,很容易用你現在的能力來檢視孩子,故事書很簡單,就容易有責怪的口吻,如果用情境來同理,我也遇到一樣的事情,輸入簡單,但輸出真的很難,只是故事書和教材的差別,用情境同理,看到孩子的焦慮與不安,產生同理的力量,去能進一步思考是否有更好的方式協助孩子。
3. 一個方法,試了三次沒效,應該思考是否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4. 陪伴孩子要跟孩子說明你的底線
互相理解對方才是上策,說明底線後,把決定權給孩子,讓孩子學著自己負責。